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正文
检察新闻

基层院建设进行时|内蒙古化德:依靠内部挖潜外部帮扶努力“脱薄”

时间:2021-09-13 16:11:5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自强的火种燃起来

内蒙古化德:依靠内部挖潜外部帮扶努力“脱薄”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何兴良一行驱车近300公里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检察院,他们此行的目的就一个——共建“1+1”结对帮扶院。

从得知乌兰察布市检察院拟安排四子王旗检察院对口帮扶化德县检察院,到驱车前来,前后不过一天时间。“薄弱院脱薄,等不起、慢不得!”何兴良说。

从不理解到不甘心

2020年底,化德县检察院被确定为全国129个相对薄弱基层检察院之一,消息传来,很多干警都感觉头上响起了一声闷雷。全院大会上,化德县检察院检察长姚志伟和干警们一起分析该院存在的问题。

化德县地处内蒙古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2020年脱贫摘帽前,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也让化德县检察院成为难以吸引人才的“荒漠”。今年初由化德县法院调整到检察院的何兴良直言,来后的第一感觉是“死气沉沉”:考核评比不科学、文化活动不丰富、业务能力存在短板、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该院的薄弱症结分析报告中,记者看到:核定班子成员5名,空缺2名,2018年以来,招录政法专项编制4人,辞职1人,遴选考走1人。现有10位检察官平均年龄55岁,之后将陆续有5名检察官到龄退休,符合入额条件的检察官助理仅有4名……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乌兰察布市检察院领导多次到该院调研指导,提出“要把薄弱院‘名号’打造成激活一潭死水的‘鲇鱼’,以此为契机,推动化德县检察院发展呈现新气象”,从政策倾斜、人员支持、培训力度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

“最明显的感觉是偏安一隅的检察院门庭若市起来,从上到下主动问需的多了起来。但让人扶不如自己强,有了目标才能有力量。”在化德县检察院工作整整30年的副检察长殷旭琴说道。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该院将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围绕院里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大讨论,各部门挖掘出存在的问题15个,提出工作建议与思路7项。人才建设被摆在了第一位,院里很快上下达成一致:要率先在人才招录、培养、使用三个瓶颈环节聚力,搬走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拦路虎”。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不甘心,这个在编人员不足30人的小院人心齐了。

从报不满到顶格招

“招两名书记员,其中一个一听来化德,直接走了。”姚志伟的讲述中透着一份苦涩,他直言,从招录时满满的期盼,到报考人数不足无法开考的酸楚并不少见。

“化德县检察院的问题在内蒙古的很多地区都存在。”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能留得住的人考得入,自治区检察院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编办等单位协调,在人才招录上“放大招”——

强化编制使用,解决“招多少人”的问题。今年,在自治区检察院与编办的协调下,化德县检察院打破编制使用不能用满的惯例,顶格招录政法专项编制3人。

加强队伍现况分析,解决“招什么人”的问题。针对未来3年至5年将迎来检察官集中退休的情况,将招录人员主要范围限定为检察官助理。

合理设置招录条件程序,解决“怎样招到人”的问题。自治区检察院协调组织部将开考比例由4∶1降至3∶1,并建立检察官助理岗位二次补录机制。同时根据中央和最高检放宽检察官任职学历政策,将检察官助理招录条件确定为法律职业资格C证和国民教育序列。

尽管面向人才的大门敞得更大了,但对化德县检察院来讲,优化队伍结构还要从现在做起。该院不久前再次修订了《脱薄争先工作实施方案》,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对分工进行了调整,同时将院领导补员名单向县委进行了报告,年龄不满30岁、研究生学历的白君华被推荐为新任政治部主任。“就是要突破条条框框,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姚志伟表示。

不仅如此,曾让何兴良耿耿于怀的旧考核评比方式在化德县检察院划上了句号。今年初,该院研究制定了《检察人员绩效考核及资金分配实施细则》,并将核心业务数据完成情况纳入了检察官的业绩考评体系中,设置不同分值。最终评出了优秀等次4人,中等次3人,按照考评结果兑现了绩效奖金,实现了奖勤罚懒。

“这是一个让你想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单位”

工作日的早7点到9点、晚6点到8点以及休息日都是化德县检察院的法律学习时间。每天都有十几个人静静地坐在会议室里,闷头学习。

“和年轻人一起学习收获特别大。”年过五旬的程晓林也是其中一员,第一批检察官入额时,他因为没有办案经验被挡在了员额之外。这几年,作为检察官助理的他积极参与办案,还加入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学习小分队,“我还想圆我的检察官梦!”

姚志伟抱着几本厚厚的讲义,据他介绍,2020年化德县检察院有3名干警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给这个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小院蹚出了一条新路子。在院里的推动下,今年又有12人报名了考试。院里为参考的干警统一购买了学习资料和课程,组织大家积极备考。

在考试冲刺的关键时刻,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与最高检联合举办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化德县检察院的干警们每周末都通过视频实时聆听名校名师的授课。

“太过瘾了!”去年通过法考C证的陈婷婷今年又报了法学第二学历考试,“这是一个让你想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单位。”

“这就是精气神。”何兴良说。今年以来,该院先后组织了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两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尤其是“两法”知识竞赛受到了县委领导、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一致点赞。

记者采访时,化德县委书记常达伟前一天正和检察院干警们一同忙碌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从这些检察人员身上,我感受到了检察风采,检察院办事不打折扣,交给检察院的工作县委放心。”常达伟告诉记者。

所有的努力一定能迎来“后发优势”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乌兰察布市检察院的线索办理突击队办结线索近200件,使该院的线索核查工作走在了自治区前列。而组成这支突击队的是来自11个基层院的业务骨干,化德县的陈婷婷名列其中,过了很久她才知道,这是乌兰察布市检察院配合化德县检察院开展“青年检察尖兵培养计划”的一个举措。通过突击队的学习,陈婷婷说“自己收获太大了”。

化德县检察院的“青年检察尖兵培养计划”,按工作范畴分成业务组和综合组,由各部门推选业务骨干做导师,以老带新,共同提升。

化德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工作,部主任王春雨是唯一的检察官,今年底也要退休了。“基层干部到了这个岁数对工作可能不再有热情,但作为检察官,必须再坚持一下,多带几个徒弟,留下争先的火种。”王春雨的两个徒弟都是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检察官助理,但一个做综合,一个搞技术,说起业务,都算是“门外汉”。“这些孩子学历高、知识接受快,这两天,他们已经开始尝试独立办案,压了担子才有更多前进的动力,他们都是院里的希望。”王春雨欣慰地说。

第二检察部还与法院联合开展了民事案件评查工作,使民事检察案件办理数同比上升了80%。他们的工作给化德县委政法委书记赵龙飞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这半年多来,化德县检察院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在群众中的满意度逐步攀升。”

该院第一检察部主任田利奎是“检答网”的忠实用户,他搜集日常办案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先后10次在“检答网”上提问,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回复。在他的推动下,该院将相关案例归纳整理成册,组织大家进行学习,“检答网”成了大家的“新宝库”。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和乌兰察布市检察院还将各类培训名额向化德县检察院倾斜,今年以来,该院共参加各类培训138人次,实现了员额检察官培训全覆盖。自治区检察院和乌兰察布市检察院还在各部门成立了薄弱院建设业务帮扶团队,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以及一对多的形式,对薄弱院的“四大检察”“十大业务”进行全面扶助。

今年上半年,化德县检察院“案-件比”逐步优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升,量刑建议采纳率、审结起诉、情节轻微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以及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等比例均同比上升。

姚志伟说,“我们要查短板、补弱项,所有的努力一定能迎来‘后发优势’,小院也能实现大作为!”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