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海淀、昌平、大兴、怀柔四区检察院围绕跨区域协作服务“三城一区”建设进行参观学习
2021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在推进基层院建设中突出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都特色,系统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推动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完善基层院建设机制
北京市检察院深入推动“一流检察院、一流检察队伍”的“双一流”建设,研究起草实施办法,将“双一流”建设评价与检察人员考核、党建工作考评相融合,在动态管理中引导全市基层院保持优势、消除劣势。完善领导联系基层机制,明确市院“一把手”和分院“一把手”分别联系全市相对薄弱基层院和辖区相对薄弱基层院,明确上级院领导班子成员要通过实地调研、征求意见等方式,切实帮助对口联系基层院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
北京市检察院建立上级院业务部门对口指导工作机制,增强对基层办案指导的规范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同时,该院指导各分院积极探索发挥层级职能作用,拓展基层院建设的有效路径。为破解基层院发展不均衡问题,该院推动结对共建,双方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截至2022年6月,全市9对基层结对共建院开展各项共建活动40余次,有效推动结对双方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特色品牌体系建设
北京市检察院深化构建包括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检察、知识产权检察、网络检察、金融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涉外检察等“6+N”首都特色检察品牌体系,指导各基层院立足区域发展需求培育特色检察尖兵力量。比如,连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12309检察服务热线,制定出台建立“检察+热线”合作机制,打造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的工作模式。
北京市检察机关还积极发挥检察文化“示范引领、凝聚检心、助力主业”作用,培育打造32个基层检察文化品牌,其中房山区检察院“检察服务e站”获评2021年全国十佳检察文化品牌,海淀区检察院“五的N次方”获评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打造“京检榜样”品牌,逐步构建起身边有榜样、岗位有标兵、领域有专家、单位有典型、系统有楷模的五层级先进典型培树宣传工作格局;举办第一批北京市检察机关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密云区检察院的典型案例入围第一批全国检察机关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20强。
推动脱薄工作落地见效
北京市检察机关构建以北京市检察院主导、分院主推、相对薄弱基层院主责、结对基层院共促的“四位一体”脱薄工作格局,明确定薄、脱薄的标准要求,建立相对薄弱基层院“一院一档”管理制度,建立双月会商、季度盘点、年中评估、全年总结机制,对脱薄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促、验收,全力推动脱薄争先,为持续加强基层院建设添砖加瓦。
北京市检察院党组在调研摸排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确定将延庆区检察院和团河地区检察院作为全市第一批相对薄弱基层院,由“一把手”带头抓脱薄工作。北京市检察院相关人员先后赴两院实地调研6次,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脱薄工作2次,举办脱薄工作推进会2场,围绕政治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纪律作风建设、检务保障等方面总结提炼出23个重点帮扶项目,研究推出229项脱薄工作举措。
与此同时,北京市检察院按照“一院一专班”原则成立脱薄工作专班,为两个相对薄弱基层院制定个性化脱薄工作方案和重点工作台账,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实现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标准化考核,推动薄弱基层院早日实现“后进”变“先进”。
(作者为北京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