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
浙江金华:以点带面开展退役军人司法救助专项行动
“这可是一份特别的八一建军节礼物啊!谢谢党和政府,谢谢检察官……”退役军人老俞躺在床上虽然无法移动身体,但颤抖的声音难掩内心的感激。7月29日,浙江省检察院、金华市检察院、金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金东区检察院、金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为他送来11万元救助金,这笔钱为他们一家带来生活的希望。
一封求助信引关注
“我是一名老革命了,请检察机关帮帮我……”6月17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检察院收到信访件,信访人老俞请求检察机关监督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帮助他尽快拿到赔偿款。
控告申诉部门检察官郑玲审查发现,老俞是一名退役军人,以开车谋生。2017年7月一个凌晨,当时还是金华市某机电销售有限公司驾驶员的老俞,驾驶公司的重型货车与另一辆货车发生碰撞,车祸致其高位截瘫,被认定为工伤,鉴定为一级伤残。因长期瘫痪在床,还引发了肾积水、尿路感染、慢性胃炎、肺炎等并发症。
几年下来,仅医药费、护理费等就花费100多万元,肇事方给付的赔偿款已悉数用尽,还欠下银行贷款、亲友债务数十万元。2020年9月,老俞向法院起诉原挂靠单位给予工伤赔偿,法院判决后因公司无可供执行财产,执行程序被终结。
依托该院案件线索内部移送“一盘棋”工作机制,郑玲立即向民事检察部门移送该民事执行监督线索。该院民事检察部门经走访调查,涉事公司名下确实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执行程序合法规范。
“根据规定,老俞符合申请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而且他是退役军人,还能优先救助!”郑玲向检察长王柏洪报告,得到王柏洪的大力支持。
郑玲来到老俞位于金东区孝顺镇的家中。“政府给我们很大帮助,但去一趟医院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我们真的难以应付后期的医疗费用。老俞出事以来,我24小时陪护,现在小女儿还在读书,大女儿刚参加工作……”面对郑玲,老俞的妻子流下眼泪。
“我们一定竭尽全力!”郑玲仔细向老俞一家解释民事执行监督结果,介绍国家司法救助政策,并当场指导办理申请事宜。
鉴于此案系退役军人司法救助案件,该院在孝顺镇政府就此案举行公开听证会。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法学专家等一致同意对老俞开展司法救助。听证员纷纷向检察机关表示,针对俞某一家的生活困境,希望检察机关加大救助力度、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凝聚多方社会力量继续有力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帮扶救助。
三级联动多元救助
之后,金东区检察院向区里申请到2万元司法救助金,但基层的救助能力有限,该院于是向金华市检察院汇报。金华市检察院在决定启动市区两级联动司法救助后,第一时间向浙江省检察院作了汇报。浙江省检察院决定对该案启动三级一体化联动救助,争取国家司法救助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共同努力,俞某的司法救助金增加到9万元。
能不能再想想办法?鉴于2020年初,金华市检察院会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出台《关于建立军人军属国家司法救助与英烈保护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的意见》。今年7月20日,金东区检察院根据《意见》规定,邀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民政局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深化对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社会联动救助的工作机制展开研讨。会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决定提供1万元救助金,区残联表示要为老俞提供家用残疾人辅助设备和1万元救助金。至此,老俞的救助款达到11万元。
靶向发力精准救助
全市类似情况还有多少?结合正在开展的“向军人致敬月”活动,金华市检察院决定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开展退役军人司法救助专项行动。
“不落下每一位需要救助的军人和军属!”7月15日,该院检察长钟瑞友要求对全市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退役军人“应救尽救”“应救即救”。9个县(市、区)院第一时间对接本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初步排摸,并视情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
“这次专项行动,我们由以往依申请救助变为依职权主动救助,目的就是通过靶向发力,实现精准救助。”钟瑞友说。
截至7月29日,全市共排摸出退役军人司法救助案件15件15人,经审查,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13件13人。其中,金东、兰溪、义乌、永康、浦江5个院的6件案件已启动绿色通道迅速办结,共计发放司法救助金15.2万元,其余7件也在加速办理中。
“八一前夕,金华市检察机关开展退役军人司法救助专项行动,特别的爱给特别可爱的军人,让军人军属切实感受到司法温暖,这批案子办得特别暖心!”金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范晓东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