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向未来
——国家检察官学院组织学员参观《检察日报》创刊30周年展览侧记
30年昂首阔步奋进向前,为民初心未曾改变,法治情怀矢志不渝。
9月12日下午,在“三十检阅·赓续前行——《检察日报》创刊30周年展览”现场,来自国家检察官学院的240名参训学员共同回顾了解《检察日报》自诞生至今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大事件。
数日前,《检察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的讲话言犹在耳:“办好检察媒体绝不只是检察报人的责任,而是全国检察机关每一个检察人应当承担起来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最高检领导在参观完展览后,希望更多检察人了解《检察日报》的创业史、奋斗史,从检察新闻史中感悟党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据悉,此次观展正是国家检察官学院落实最高检领导要求而组织的。
“此次观展的学员中,有不少学员还从未去过最高检。”一位学员告诉记者,在此前与张军检察长座谈时,他们表达出想要参观最高检的心愿后,立即收到张军检察长的热情邀请。“等观展结束后,学院还组织我们参观最高检检察史陈列室、检委会会议室。”
30年来,从十几个人的创刊小组到四百余人的专业团队,从办公场所分散、历经数次搬迁到最后实现香山南路的大团圆,《检察日报》自诞生伊始,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爱和勉励,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最高检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更离不开像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检察院检察长郭程亮这样的忠实读者数十年如一日的支持与陪伴。
“从一名法学生到成为检察官,再到基层院检察长,这份报纸一直陪伴着我,我对《检察日报》有很深的感情。”郭程亮告诉记者,他对最高检领导提到的“检察办案人要以‘如我在诉’的心态把自己摆进去”很有感触。“通过参观,我真切感受到检察新闻人以笔为器,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检察事业的革新发展;以笔为剑,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着法治进步。”
驻足在一个个展板和一件件实物前,河北省涞源县检察院检察长冯韶辉直言“心潮澎湃”。“《检察日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在最高检党组坚强领导下,围绕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当好新时代检察工作的见证者、引领者、推动者,当好检察官的良师益友、贴心朋友,为新时代检察发展鼓与呼,记录着新时代检察人当好公平正义守护者的每一步。”冯韶辉说。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披露非法征地真相后,当地村民把刊登报道的《检察日报》复印后贴在大街上;持续关注群众反映的加油站安全问题,最终加油站规划许可证经法院判决后被依法撤销;质疑养路费与公路法“依法征税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规定相矛盾,这项关系广大车主权益的养路费征收制度被取消……30年来,《检察日报》步履铿锵,以“如我在诉”的心态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不仅勇于发声,更善于、巧于发声。
“用心倾听民声,追寻法治理想,重视社会治理,在重大法治事件中体现理性和建设性,《检察日报》不仅在思考,更注重行动。”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宣传教育处四级主任科员金晶在参观时感慨:“‘转隶就是转机’‘双赢多赢共赢’‘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党的十九大以来,《检察日报》将一系列检察工作新理念作为报道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检察工作深耕细作。”
与时偕行,芳华留香。展板上的一幅幅照片,吸引着学员们的目光。重大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检察新闻人从未缺席。
“近两年来,《检察日报》以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阐释检察新理念的深度文章,引发检察新理念大讨论,激发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参观过程中,河北省秦皇岛市检察院政治部宣传教育处副处长霍继朝举例道,“比如,对于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的福建赵宇案、河北涞源反杀案等一批正当防卫案件,《检察日报》全媒体报道案件进展,全方位引领公众认知,重塑正当防卫理念,唱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强音。”
2020年8月,检察日报社对标对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对报社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重塑性规划。
“不破不立,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更贴近新时代检察工作,鼓励着新时代检察新闻人成为更好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次参观给予我的,是一份坚守初心、笃定前行的力量。”踏上归程前,一位学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