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供职企业被恶意注销,无财产可供执行?劳动者“讨薪”路上的这些“套路”究竟该怎么破?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根治欠薪典型案例。最高检、全国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这批案例的背景、特点以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具体举措等进行解读。
治欠保薪,突出诉源治理
随着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部门处置欠薪系列举措的落地,大部分被欠薪者可以顺利追回本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但依然存在部分企业恶意逃避拖欠致使劳动者工资支付不到位、执行难等问题,并且这些情况往往涉及劳动者较多、欠薪金额较大。
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厅长张相军介绍说,针对这些新情况,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突出诉源治理,检察机关在办理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中,强化监督质效,通过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开展专项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等,发挥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优势,有力推动欠薪问题的源头治理。工会及时排查发现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强化与检察机关协同共治,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如河南某农业物资销售公司欠薪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中,该公司在农民工工资未支付、行政处罚未执行到位的情况下,违法办理注销登记,导致执行时未查到该公司有财产可供执行,农民工迟迟拿不回“血汗钱”。检察机关遂向人社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向法院申请变更被执行人,并对同类情况筛查梳理,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检察机关及时向工会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就进一步加强拖欠工资线索移交、法律援助、争议化解等达成共识;与公安、人社、住建等部门会签文件,促进欠薪问题常治长效。
注重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者权益维护
新招聘尚未参保、短期灵活用工如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该如何维护?
张相军告诉记者,检察机关不断加大行政检察监督力度,聚焦劳动就业领域行政案件,监督法院依法纠正错误裁判、依法及时执行,促进争议一揽子化解。2023年,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劳动就业、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案件3100余件,在工程建设、餐饮服务、网络订单配送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多发行业、领域,特别注重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者权益的维护。
例如,某区检察院在办理某外卖骑手工伤认定案中,发现诸如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客观原因有时难以获得充分社会保障支持,遂推动与区法院、司法局、人社局出台《关于在涉劳动关系检察工作中加强共同调处与协作支持的意见(试行)》,确保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坚实保障。
据悉,2022年,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并将该活动延长至2023年,就业领域是其中一项监督重点,将农民工作为特定群体之一纳入合法权益维护重点范围。同时,指导鼓励各地检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小专项活动,共办理此类行政检察案件约2600件,为农民工讨薪2.3亿余元。
“检察机关坚持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专项治理相结合,发挥大数据作用,灵活运用检察建议、专题报告、白皮书等,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监督纠正、堵塞漏洞、建章立制的建议,促进同类突出问题的治理。”张相军举例说,黑龙江省检察机关构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已帮助61位农民工讨回薪酬48万余元,督促相关企业建立工资专款账户6个,涉及金额340余万元。
以“一函两书”为抓手,多元解决突出问题
“一函两书”制度,是工会及相关单位为提醒用人单位落实好劳动法律法规,或纠正其违法劳动用工行为而适用相关文书的简称。2024年初,全国总工会分别与最高检、最高法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的通知,召开全国工会推行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部署会,制发《全面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一函两书”协同协作工作机制,推动解决劳动法律规定在基层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王君伟介绍说,全国总工会落实2024年工作部署,全面实施涉工法律规定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并分别与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印发会议纪要,对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今年初,全国总工会对《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办法》进行修改并印发,拓展了劳动法律监督范围,规范监督流程,以“一函两书”为抓手,推动解决欠薪、违法安排超时加班等问题,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近年来,全国总工会指导地方各级工会积极探索,通过“商调裁诉援执”争议处理一体化机制为劳动者提供维权服务,对劳动者因欠薪、工伤等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地方各级工会建立了劳动违法行为曝光和谴责、劳动违法信用信息登记等制度,形成工会劳动法律监督长效机制,推动解决欠薪等劳动违法突出问题。
此外,全国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等重点工作,围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主责主业,持续推动和参与修改劳动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指导地方工会积极推动劳动法律监督专项立法。截至目前,已有12个省(区、市)出台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