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理论 > 正文
研究理论

脱贫攻坚政策解读(二)

时间:2020-11-13 11:07:55 来源:金塔发布  作者: 点击数:

4.“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标准是什么?教育扶贫的主要支持政策有哪些?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中应该重点关注什么?

1)“义务教育有保障”主要是指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不失学辍学指除由县(市、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的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对具备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落实送教上门等政策,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指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基本办学条件保障,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而失学辍学。保障上得起学指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政策,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因义务教育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失学辍学。

2)教育扶贫相关支持政策主要包括:

①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补助标准:小学年生均600元,初中年生均800元;1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按100人计算,补助公用经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补助标准补助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小学生均1000元,初中生均每年1250元)。另,2019年秋季学期起,对4类贫困家庭非寄宿制学生(即建档立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按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50%标准补助。

资助方式:免学杂费由财政部门直接资助到校,免费教科书直接发放到人;生活补助直接发放到人。

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全省农村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含县城)适龄学生按照补助标准,由学校统一提供营养早餐、课间加餐或午餐(补助标准:每生每天4元,全年按学生实际在校天数计算,学校按标准进行实名制供餐)。

资助方式:由学校提供供餐服务落实到人。

注意事项:在省外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保障政策按照学生就读所在地有关政策执行,不影响贫困户、村脱贫退出验收。

③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政策: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学杂费(按学校收费标准免除,国家对学校予以补助)。

资助方式:每学期开学初,按照学费收费标准直接予以免除,不得先收后退。

注意事项:经学生提出申请并填写《普通高中免学杂费申请表》后,逐级上报,对于提出申请的学生,学校应暂缓收取其学杂费,待相关部门审核后,予以免除或补收。各地各校在执行政策时务必要把握好资助标准,公办学校就是按照实际收费标准予以直接免除,民办学校参照同类公办学校收费标准免除,超出部分可另行收取。

④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平均每生每年发放国家助学金2000元。

资助方式:按学期通过由中、农、工、建、邮储等五大银行印有“普高学生资助卡”字样的银行卡进行发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月发放。

注意事项:每学年评定一次,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动态调整,原则上按学期发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月发放。

⑤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对中职学校1—3年级在校生免除学费,其中:一般普通专业每生每年2000元,农医类专业每生每年2300元,艺术类非戏曲专业每生每年3000元,艺术类戏曲专业每生每年4000元。

资助方式:开学初向学生直接按照标准予以免除。

注意事项:一、二、三年级以外的学生以及短期培训班的学员不得纳入免学费范围。“双重学籍”学生不能享受免学费政策。

⑥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对中职学生1—2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农村(不含县城)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政策,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资助方式:按学期通过由中、农、工、建、邮储等五大银行印有“中职学生资助卡”字样的银行卡进行发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月发放。

注意事项:涉农专业范围为:农林牧渔类所有32个专业,以及轻纺食品类的粮油饲料加工技术、粮油储运和检验技术专业以及医药卫生类的农村医学等3个专业。“双重学籍”学生不能享受国家助学金。

⑦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具有甘肃户籍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减免保教费。在此基础上,对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中建档立卡户贫困家庭在园幼儿每年每年再减免1000元。

资助方式:每学期开学初,按照标准直接予以免除,不得先收后退。

注意事项:非甘肃籍在园幼儿和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不在政策范围之内。各幼儿园按照每年春季、秋季两个学期落实减免保教费政策。按照政府及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学费标准,年收费低于补助标准的,按实际收费标准免除;年收费超过补助标准的,超出部分幼儿园可向幼儿家庭另行收取。

⑧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高职、第二学士学位)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300—43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从2019年起,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资助方式:按月发放至受助学生手中。

注意事项: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档次可分为2—3档,资助标准在每生每年2300—4300元范围内确定,其中分为2档的标准为每生每年2300元和4300元,分为3档的标准为每生每年2300元、3300元和4300元。

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校纳入全省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博士生每人每年13000元,硕士生每人每年6000元。

资助方式:按月发放至符合条件学生手中。

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

贷款对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贷款额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

贷款期限: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借款学生在读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学生正常学制毕业后三年开始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金。

注意事项: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办理,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从2019年起,办理贷款时,不得再额外要求学生提供各类贫困证明,学生做出书面承诺即可。

3)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中,各地应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控辍保学问题,要持续加强控辍保学排查宣传力度,提高保学质量,尽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确保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劝得回”“坐得稳”“学得好”。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