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标准是什么?主要支持政策有哪些?住房安全政策落实中应该重点关注什么?
“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指对于现居住在C级和D级危房的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通过进行危房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保障其不住危房”。
(2)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的主要居住用房是危房的,主要通过危房改造解决,根据群众意愿和工作实际,也可以通过其他有效措施解决,主要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水库移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供养、敬养老院以及长期投亲靠友、租借住安全住房等。
(3)一是贫困户主要居住用房是否经过第三方专业机构鉴定或县级住建部门认定,鉴定(认定)的住房安全性等级是什么。二是被鉴定(认定)为C级或D级危房的,采取何种政策措施保障住房安全。三是贫困户目前有没有长期稳定的安全住房居住。
9.农村危房改造的重点补助对象有哪些?改造补助标准、面积标准分别是什么?改造方式有哪几种?
(1)补助对象重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以外的其他农户(不含“四有人员”)危房改造纳入省级财政补助范围,深度贫困地区的其他农户危房改造可使用中央补助资金。
(2)补助标准为,采取拆除重建方式对住房进行改造提升的,完成住房建设,验收合格后,每户补助不超过25000元;采取维修加固,并消除安全隐患,验收合格后,每户补助不超过5000元。
(3)农村危房改造房屋建筑面积,一人户建筑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两人户建筑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三人以上户建筑面积不小于人均13平方米。
(4)改造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加固改造、政府统建(自筹资金不足和不具备投工投料能力的特困户,可由县市区政府通过差异化补助、统筹整合资金的方式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幸福大院,或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一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房屋置换(根据群众意愿,可通过置换或长期租赁现有闲置公房、村内闲置农房)。